首页 >> 教师发展 >> 详细内容
 
教师发展 >> 正文
建筑工程学院举办学术沙龙 ——艺术设计的双重表现:理性与感性的交织
日期:2024-11-22 17:25:05  发布人:rsc  浏览量:0

2024年11月22日下午,建筑工程学院教师在教师发展活动中心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沙龙研讨会,主题为“艺术设计中的理性与感性:艺术设计的双重表现”。此次活动旨在探讨艺术设计中的理性和感性元素,及其在不同设计领域、设计教育中的表现与平衡。本次沙龙活动由建筑工程学院发起,建筑工程学院部分教师积极响应参与。沙龙主题通过多角度的深入探讨,与会者共同探索了艺术设计如何在理性与感性的双重驱动下实现创新与突破。

image.png

沙龙主持人刘梦溪副教授首先为大家介绍了艺术设计中的理性和感性两个重要方面。艺术设计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想与情感的交织。理性在设计中扮演着逻辑与秩序的角色,而感性则代表着艺术的情感表达与美学追求。理性与感性并非对立的两极,而是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设计过程。同时也以包豪斯设计理念为例,介绍了如何在设计中应用理性思维。同时指出,艺术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平衡理性与感性,并通过这种平衡创造出既具功能性又能引发情感共鸣的作品。对艺术设计的理性与感性进行了深刻分析,并通过案例展示了两者在设计中的不同作用。

image.png

刘教授还从教育和社会实践的角度分析了理性与感性设计的融合方法,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建议。在教育方面,建议艺术设计课程将理性与感性结合。具体方法包括项目式教学,例如,让学生设计一张海报,既要考虑信息的逻辑性和清晰性,又需注重情感表达。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可以学习如何平衡设计中的不同需求。还可以通过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将传统艺术融入现代设计,同时发挥设计的社会价值与文化传承,例如,公益广告设计和社区艺术活动能够通过视觉传达推动社会意识的提升。例如以环保为主题的公益广告,引导公众关注塑料污染问题,提升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

同时刘教授也总结了热点趋势,和各位老师探讨了未来发展的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八个热点趋势,展示学科领域的多元化发展。在沙龙研讨会的互动环节,与会者对理性与感性在设计中的平衡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普遍认为,完全理性的设计可能显得冰冷和生硬,而过度感性的设计则可能失去秩序和逻辑。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平衡是艺术设计师的重要技能,它决定了设计作品是否具功能性又富有情感感染力。

image.png

刘教授也分享了她在设计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她提到,设计师需要根据项目的性质和受众的需求来调节理性和感性的比例。在一些功能性较强的设计中,例如企业宣传册和用户手册,理性的逻辑性和信息的清晰性尤为重要。而在品牌推广和文化产品设计中,感性表达则是吸引受众和增强品牌记忆度的关键。

活动最后,刘教授强调,艺术设计中的感性元素不仅能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还能够在情感层面上提供治愈的力量。艺术设计中的理性与感性并非互相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理性为设计提供结构和逻辑,而感性则赋予设计以情感和美学价值。只有当这两者得到平衡时,设计作品才能既满足功能需求,又在情感上打动观众


点击数:0收藏本页